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2024年工作会议顺利举办

(通讯员:王冲 邹湘)12月20日上午,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2024年工作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相关课程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带头人胡亚敏教授主持。


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带头人胡亚敏教授主持会议


李远老师对各大高校虚拟教研室的发展现状作了初步介绍,并汇报了虚拟教研室网站目前的升级改造进度。基于其他高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经验,李远老师提出了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下一步建设要点。一是要根据虚拟教研室建设文件内容,深化各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二是要加强中西部高校合作交流,三是要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成果推广,四是要重视社会服务建设。


李远老师介绍各大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情况


随后,各课程负责人汇报已完成工作及未来发展规划。

徐敏老师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数字画布的生成式教学探索情况。她指出,数字画布的可视化特点以及AI功能生成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加强学生反思,其便签设计便于学生修正探索,生成的概要则便于教师迅速把握学情。数字画布的平铺设计与点赞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可见度,从而进一步支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黎杨全老师以《新文科建设与文学批评的教学创新——中西部高校虚拟教研室会议论文集》为例,提出需要多拿出实体化可见性的成果,加强与其他中西部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他建议开展研究生学术论文示范性写作以增加学生活动,将优秀课程上传到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以提高虚拟教研室的曝光度。

万娜老师指出其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从采集文字材料转向了当下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影音材料上。目前已经完成了一篇教研论文,并编写了部分会议手册材料,寒假期间将落实教学方案设计。

王海龙老师汇报了目前的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完成了12个微课视频,并根据马工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修改配套PPT。为了加强中西部高校合作与交流,明年将邀请中西部学者参与评审学生作业,让中西部高校的学生进行分组展示,提供中西部学生互动学习机会。

颜芳老师汇报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资料完善、知识图谱奠基和课堂微型学术研讨会。下一步,颜芳老师将继续完善知识点相关的微视频和知识图谱,强化批评维度;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数据库方面,突出华大学派,设置中英双语,搭建国际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平台,推进数据库AI化;在课程视频中推进中英双语的字幕,实现国际化学术推广。

刘涛老师目前完成了《中国近代文学批评》课程的11个专题视频讲稿撰写与修订,目前正在推进课程微视频制作。在资源库建设部分,已经完成8个门类的128篇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并编制详细目录。下一步,刘涛老师将在原有文献资源库的基础上更新完善资源库建设,完成课程全部微视频和课件制作。

杜娟老师2024年主要参与《当代西方伦理批评》的编写,确定了提纲和作者,参加了”文学批评前沿问题与批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三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完成教研论文1篇并整理课程微视频。杜娟老师计划于2025年3月完成教材撰写及数字化内容的添加,年底前出版;建设好虚拟教研室网站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版块;组织师生赴韩国参加第14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以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苏晖老师提出虚拟教研室在学科课程的理论创新和国际传播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苏晖老师于2024年参与国际会议,在人工智能文学伦理思考上的发言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此外,她还推进学生在文学批评术语上的进一步创新并进行西方理论前沿的对话,带领学生参与文学批评的国际会议。

李炜老师结合近两年案例库的建设经验,以华南师大学生采用人工智能和跨界创意手段去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为例,提出设计开放性作业,加上小而精的创意工作坊系列活动,开设课程群创意批评案例库,重点强调系列化的呈现,让学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张静老师则发挥民间文学的优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选择感兴趣但研究较少的民间故事,充分体现田野调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拥抱生活,培养学生的质疑批评和研究能力。目前遇到的建设难点是已有的民间文学学科体系与文学批评的学科体系之间的嫁接问题。

熊威老师在张静老师分享的基础上进行了问题补充。他指出,民间文学的外在拓展过程中研究方向松散,后期需要进一步探究课程内容的建设方向。此外,当下课程资源拓展仅限于PPT和微视频,类型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丰富。

杨晓帆老师2024年完成了1篇教研论文、4次工作坊、3次讲座。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她提出建设总题为“‘批评’如何抵达‘现场’”的小型工作坊,并初步拟定第一期工作坊的主题和内容。

王仁宝老师提出要聚焦中西部高校,开设名师课堂,注重宣传推广。窦金龙老师则认为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研究需要把目光放到经典的作家作品研究上,尤其是在创意写作的背景下,进行重新研究和批评,思考如何将相关文学资源运用到当下的文学创作中。


听取各位老师的工作总结以后,胡亚敏教授从已有成绩、现存问题和未来工作三个方面作总结发言。

在已有成绩方面,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已经召开的三届会议非常成功(2022年11月20日,首届文学批评前沿问题研究大学生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2023年12月2日,中西部高校“新文科建设与文学批评的教学创新”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2024年11月15日,“文学批评前沿问题与批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十门课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数据库正在逐步建设当中;新形态教材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作为一种探索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突出特色,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等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胡亚敏教授对未来工作做出设想。第一,升级网站,尤其注重知识图谱的建设。第二,关注文学批评前沿话题,发挥引领作用。第三,突出交叉,既要有学科内部交叉,也要有不同学科交叉,还要关注区域交叉以及国际交流。第四,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以项目立项的方式,促进成果的产出和推广。


胡亚敏教授作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张舜书记发表了参加本次会议的感受。他表示,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召开,各位老师的汇报可圈可点,体现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至此,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2024年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舜讲话


关于召开2024年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工作会议的通知

关于召开2024年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工作会议的通知

86 KB

请选择登录身份

授课老师

普通用户

欢迎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如您已忘记密码
可联系教研室客服找回密码

400-000-000

欢迎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设置

管理头像

上传

用户名称

个人介绍

取消

王洪涌

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

一、个人简介

王洪涌,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


1.主要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或训诂学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2.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文化解密古代汉语词汇研究教师口语中国语言学史

研究生课程:

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词汇和汉字教学研究

在线课程:

中国大学慕课网:汉字文化解密(主讲)古代汉语(参与)

云上中文:汉字文化解密 古代汉语 汉字解密 中国语言学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二、科研成果

(一)项目: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

1.2014年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已结项,优秀。

2.2016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留学生专项)“新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已结项。